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居家呼吸器照護

這一期的健康世界(2009/10)在健康專欄有篇由台大醫院胸腔內科郭炳宏醫師撰文的文章,文章標題為『家裡有呼吸器依賴患者該怎麼辦?簡介台灣目前呼吸器病患的慢性照護』,內容介紹了何謂呼吸衰竭?什麼是呼吸器依賴?什麼是人工氣道?什麼是氣切?如何選擇呼吸照護病房?如何進行呼吸器居家照護?詳細文章內容,您可以按這裏,到聯合新聞網觀看,推薦給大家!因為我們護理所本身就是從事居家呼吸器照護的服務,因此在這引用部分內容進行說明!

『如何進行居家呼吸器照護?

返家照顧為大部分病人和家屬最大的願望,而且可大幅降低院內感染的機率。但仍需考慮到安全與現實面,經醫師評估病人病情穩定度、治療照護的簡單性(如不需定期洗腎或接受侵入性治療)、呼吸器設定層級較低(氧氣需求不大、呼吸器使用下呼吸穩定、能忍受較低階的居家呼吸器)等以上條件符合時,家屬可考慮接受居家呼吸器照護服務。

除了須注意家中環境空間能否容納外,最重要的是主要照護者的能力和家人的支持。因家中沒有專業的醫療人員24小時陪伴,主要照護者的能力在居家照護上的品質扮演重要的關鍵角色。

除了基本病人日常照顧外(翻身、拍背、灌食、抽痰、傷口換藥),還需特別加強訓練呼吸器的簡易操作(開機、關機、簡易故障排除)、呼吸管路更換及積水排除、抽痰、氣切傷口照護、人工甦醒球之使用以及緊急狀況處理。』

文章中提及的內容點出了幾個重點,一般我們護理所的呼吸器居家個案收案之前會先對個案進行評估,評估的範圍除了個案本身的醫療情形(疾病問題及身體機能、在醫院內使用的呼吸器及模式、調整方式和使用期間、侵入或非侵入型(對應使用面罩或氣切、氣管內管)、有無其他的呼吸照護需求、氧氣治療、噴霧治療、呼吸道清潔等)之外。

另外要評估個案及家屬的社會心理狀況,而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照護者,主要照護者的能力是否足以去學習並完成個案的全日照護,除了主要照護者外,次要照護者是否能夠給予協助,照護人力的安排白天晚上的考量,案家的環境是否能夠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而案家的經濟來源考量,護理所是否可以協助社會服務的提供如殘障手冊申請、低收入戶補助及社會輔助方面。

上面這些都是我們接觸到想要回家的呼吸器依賴患者所會替案家考量評估的,雖然我們從事的是呼吸器居家服務,自然希望個案可以回家照顧,但我們也不希望個案回家之後會有許多的問題而造成案家的生活品質低落或是個案的安全風險,護理所的角色其實很簡單,評估以協助適合回家的呼吸器個案返家,不適合者則建議轉介其他適合的機構照護。

呼吸器個案相關的內容我們的部落格「居家照護」有更多的文章介紹,而呼吸器個案返家之前的評估與衛教是成功讓個案返家的關鍵,一般呼吸器個案返回居家,在初期除了個案本身之外,對家屬的支持也是相當重要的,如何排除初期的不安全感,進而將個案照護轉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使個案能重享家居生活,卻又不影響到家人的生活品質,畢竟有許多的呼吸器個案只是因為存在著呼吸功能方面的問題,藉由呼吸器輔助後,能夠做的事情還是很多,我們很多的個案,每天看股票進行交易,上網啦!還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甚至於旅行都可以辦得到,這也是我們希望協助個案返家能看得到的情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