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9日 星期四

導尿管留置衛教單

一、什麼是導尿管
導尿管是以橡皮、矽膠或塑膠做的管子,可以經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來,導尿管插入膀胱後,靠近導尿管頭端有一個氣囊固定導尿管留在膀胱內,而不易脫出。且引流管連接集尿袋,讓尿液自由的流出。

二、目的
當病患沒有辦法自行排尿、且不能從事間歇性導尿,需要放置導尿管,幫助尿液的排出。

三、適用情形
1.每天至少一次,最好能配合沐浴後或床上擦澡後執行。
2.解完大便後。

四、步驟
1.洗手、清除手上的病菌以預防感染。
2.準備下列用具:
大棉枝、中型棉枝各一包。
女性選用會陰沖洗壺,男性選用水杯一個。
透氣紙膠布一捲。
塑膠袋一只。
便盆。
生理食鹽水或煮沸過的水。
優碘消毒溶液(視需要)。
3.拉上床廉或關上門窗,避免著涼並維護隱私權。
4.被蓋往下摺疊,脫去病人褲子。
5.將便盆放入病人臀部。
6.利用大棉枝一包及會陰沖洗壺或水杯,完成會陰沖洗或陰莖沖洗。
7.移開便盆。
8.用手分開陰唇或回縮包皮。
9.以中型棉枝沾濕生理食鹽水或煮沸過的水(優碘),清潔靠近導尿管口端的導尿管約一吋(2.5公分),每次使用一枝棉枝且棉枝不可來擦拭。將髒的棉枝,隨手丟入準備好的塑膠袋內。
10.檢查有沒有任何結痂或不正常引流物或分泌物。如果有要使用優碘溶液消毒尿道口的需要時,請告知醫護人員處理。
11.去除原有固定之膠帶。
12.將導尿管以透氣膠帶以井字形貼法固定在大腿內側(女病人)或下腹部(男病人),每天須更換黏貼部位,防止長期黏貼或導管壓迫,造成皮膚損傷。
13.穿好病人衣褲,並蓋好被蓋。

五、注意事項                  
1.每天攝取足夠的水份,使尿液能維持2000c.c.以上,以減少尿路感染發炎的機會。
2.導尿管請適當固定:男性病患固定於下腹部;女性病患固定於大腿內側。
3.避免導尿管扭轉或壓摺,以防阻塞;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4.尿袋應每隔八小時或當尿量超過700c.c.即需倒出。
5.尿袋接頭及傾倒管勿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汙染。
6.尿袋應保持膀胱部位以下,不可高過於腰部,以防尿液逆流造成感染,且不可接觸地面。
7.當搬運病患時,可先將引流管夾住,避免尿液回流。
8.尿袋宜兩週更換一次。
9.導尿管PVC兩週更換一次,矽膠每月更換一次,但若有感染或阻塞時則必需更換。
10.觀察尿液的顏色及性狀,注意混濁或沈澱的發生。
11.若分泌物多時則增加沖洗或清潔次數。
12.鼓勵飲水並攝取富含維他命C之新鮮果汁,以減輕感染現象及尿路阻塞。
13.如有下列泌尿道感染的徵兆發生,請立即就醫:
a.發燒發冷 b.尿道疼痛 c.尿液混濁 d.尿道口分泌物增加    
e.膀胱疼痛  f.尿液帶血色有惡臭


鼻胃管灌食衛教單

一、目的                     
1.做為出院病患家屬居家照顧前準備。
2.確定其技術正確,以防發生合併症。
3.提供不能自行吞嚥病患之營養。

二、適用情形                   
1.需長期使用鼻胃管灌食之病患於病況穩定後2週開始教導家屬灌食,並記錄於收案指導表。
2.慢性病患在家已長期使用管灌食者。

三、步驟                     
1.洗手。
2.準備用物
(1)灌食空針。
(2)溫熱食物:食物之製作請參考營養師提供之資料。
(3)溫開水。(維持溫度約37~40℃)
(4)彎盆或空容器。
(5)乾淨毛巾或餐巾紙。                 
3.準備病患
(1)協助病患坐起30度到60度。
(2)如需抽痰翻身,應先完成再進食。
(3)使用毛巾或餐巾紙圍在病患胸前。
(4)確定鼻胃管是否在胃內。脫出檢查方法如下:
      #鼻胃管上刻度滑出?       
      #空針反抽,無胃內容物抽出?   
      #將胃管開口置於水內,有無水泡出現?
      #胃管捲曲於口中?
      #灌開水也灌不下去?               
4.灌食空針抽20~30c.c.溫開水,接上鼻胃管,一手固定管子及空針接口處,另一手緩緩推入,以溼潤管壁。
5.反摺鼻胃管開口處,避免空氣進入或胃內物倒流。
6.灌食時,先將空針內氣體排出,再緩慢灌入。灌食速度每100c.c.約4~5分鐘。
7.待全部食物灌完後,再抽30c.c.溫開水灌入。避免胃管阻塞或食物在管內發臭。
8.管子近口端反摺塞入管子開口。灌食完畢,洗淨灌食空針。

四、注意事項                   
1.胃灌食病患應每日給予口腔及鼻腔護理,並更換固定胃管之鼻膠。更換時需將胃管順時鐘轉動半圈,並將臉部皮膚拭淨再貼,勿貼同一部位,以免破皮。
2.胃管應避免受壓,扭曲或拉出。
3.胃灌食物應保持溫熱,灌食速度不宜太快;太快易導致嘔吐與腹瀉。
4.灌食應避免空氣灌入胃中,以減少腹脹情形。
5.灌食後,保持坐姿30分鐘。
6.灌食前空針反抽除檢視管子位置外,並可觀察病人消化能力作為此次灌食量的依據,一般二小時所消化的量超過上次灌食量的1/2即表示消化良好。
7.若反抽出超過100 c.c.,則暫停灌食,1小時後或下一餐再觀察消化情形。
8.患者使用氣管內管或氣切之病患,灌食前先將氣囊打氣,以防造成吸入性肺炎。
9.在院病患,若病危、消化不良及嘔吐之病患,應由護士執行灌食。
10.灌食中若有異常情形,如病患不斷咳嗽、嘔吐、或臉色發青,應立即停止並通知醫師。
11.鼻胃管約一個月更換一次,可至各醫院或居家護理時予以服務。
12.鼻胃管滑脫時應立即通知居家護理師
13.食物應為流質,渣質不宜太多,以免阻塞胃管。
14.灌食時若感覺不易灌入,可能是:
   #管口被食物阻塞~先用灌食空針反抽,再灌溫開水沖通管子。
   #管口碰到胃壁受阻~可將胃管向外輕拉出約2cm,再試灌,若通暢再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