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5日 星期四

身體功能評估(巴氏量表)

身體功能評估是對維持個人獨立所需要的身體及認知能力的一種整體性評估,廣泛而言評估工具可以提供身體健康狀況、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心理及社會功能等量表,狹義而言可定義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評估

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評估,可以幫助專業人員了解個案獨立自主程度及可使用的技能,可作為照護措施介入後之進展評估,專業人員依評估之結果,儘可能協助個案達到最高的獨立程度

常用的評估工具有:柯茲(祈氏)量表、巴氏量表、柯氏量表、PULSES PROFILE等,這次主要介紹巴氏量表,其他另開文章介紹

巴氏量表是以神經肌肉及骨骼肌肉功能障礙個案為對象,定期階段性評估其進展,對臨床工作人員有助於病人住院前後的評估,共十項評量指標,包括進食、移位、個人衛生、如廁、洗澡、行走、上下樓梯、穿脫衣服、大便控制、小便控制

評估對於個案無法完成項目所需要身體協助的時間及其量,每一項皆有操作性定義,有標準化評分方法,儘管個案需要最少的協助,或只是在旁陪伴,仍不算滿分,因為個案不能在沒有任何人陪伴下,執行不安全的日常生活活動

使用巴氏量表評估相當方便,目前在居家評量使用外,亦用來做為申請外籍看護的證明,要申請外籍看護的話,一定要請醫生開出巴氏量表,而依規定要開出30分以下才合格申請外籍看護,巴氏量表裡面就有規定一些病況來判斷病人自理能力,病人自理能力越低就得分數越低,這樣申請外籍看護機會越高,如果是開出零分的話就可以同時申請兩名外籍看護來照顧病人

而巴氏量表的計分總分為100分,分數越低依賴度越高,0至20分為完全依賴;21至60分為嚴重依賴;61至90分為中度依賴;91至99分為輕度依賴,而100分就是完全獨立了

指標說明如下:

進食:

自己在合理的時間內(約十秒鐘吃一口)可用筷子取食眼前食物。若需使用進食器具時,應會自行穿脫。(十分)
需別人穿脫輔具或只能用湯匙進食。(五分)
無法自行取食或耗費時間過長。(零分)

在輪椅與床位間的移位:

可獨立完成,包括輪椅的剎車及移開踏板。(十五分)
需要稍微的協助(例如:予以輕扶以保持平衡)或需要口頭指導。(十分)
可自行從床上站起來,但移位時仍需別人幫忙。(五分)
需別人幫忙方可坐起來或需由兩人幫忙方可移位。(零分)

個人衛生:

可獨立完成洗臉、洗手、刷牙及梳頭。(五分)
需別人幫忙。(零分)

上廁所:

可自行進出廁所,不會弄髒衣物,並能穿好衣服。使用便盆者,可自行清理便盆。(十分)
需幫忙保持姿勢的平衡,整理衣物或使用衛生紙。使用便盆者,可自行取放便盆但須仰賴他人清理。(五分)
需要別人幫忙。(零分)

洗澡:

可獨立完成(不論是坐浴或淋浴)(五分)
需要別人幫忙。(零分)

行走於平地:

使用或不使用輔具皆可獨立行走50公尺以上。(十五分)
需稍微扶持或口頭指導方向可行走50公尺以上。(十分)
雖無法行走,但可獨立操縱輪椅(包括轉彎、進門及接近桌子,床沿)並可推行輪椅50公尺以上。(五分)
需要別人幫忙。(零分)

上下樓梯:

可自行上下樓梯(允許抓扶手、用拐杖)。(十分)
需稍微幫忙或口頭指導。(五分)
需要別人幫忙。(零分)

穿脫衣服:

可自行穿脫衣服、鞋子及輔具。(十分)
在別人幫忙下,可自行完成一半以上的動作。(五分)
需要別人幫忙。(零分)

大便控制:

不會失禁,並可自行使用塞劑。(十分)
偶爾會失禁(每週不超過一次)或使用塞劑時需人幫助。(五分)
需要別人幫忙。(零分)

小便控制:

日夜皆不會尿失禁,或可自行使用並清理尿套。(十分)
偶爾會失禁(每週不超過一次)或尿急(無法等待便盆或無法及時趕到廁所)或需要別人幫忙處理尿套。(五分)
需要別人幫忙。(零分)

本文章,部份資料參考長照訓練上課講義,如要下載巴氏量表,請至居家表單下載!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外籍看護照護手冊(中越版)

這是在網路上找到的外籍看護照護手冊(中越版),網站是萬芳醫院的網站!很棒哦!

http://www.wanfang.gov.tw/ebm/medicine/Nursing/05_files/CHNweb/House%20Maid%20Care%20Handbook%20(veitnan).htm

這也是在網路上找到的外籍看護照護手冊(中越版),網站是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的網站,要進入民眾版中的(如何使照顧更得心應手)就可以看到居家外勞照顧技巧指導手冊,很棒哦!請由下面網址連結至其網站再下載!

http://www.ltcpa.org.tw/public/fit.php?oid=18


外籍看護照護手冊(中印版)

這是萬芳醫院的外籍看護照護手冊,是文書檔哦!可按下面的連結下載!

http://www.wanfang.gov.tw/ebm/medicine/Nursing/ebn/class_files/Nedu_files/House%20Maid%20Care%20Handbook(%A6L%A5%A7%A4%E5).doc

這也是在網路上找到的外籍看護照護手冊(中印版),網站是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的網站,要進入民眾版中的(如何使照顧更得心應手)就可以看到居家外勞照顧技巧指導手冊,很棒哦!請由下面網址連結至其網站再下載!

http://www.ltcpa.org.tw/public/fit.php?oid=18


2007年7月3日 星期二

人工急救甦醒球(AMBU)

人工急救甦醒球(人工甦醒器)又稱之為AMBU(AMBU是廠牌名,因為做的太大了反而給人AMBU=人工急救甦醒球的印象),主要是由自行充氣的甦醒球、甦醒球單向辦膜、病人端與吐氣端的單向辦膜、釋壓閥、密閉式面罩、22OD/15ID接頭與氧氣供應系統所組成,又稱為袋閥式甦醒器

人工急救甦醒球,主要用於須要心肺復甦及須要一般人工呼吸輔助的場合,尤其是窒息的急救、呼吸困難、不順暢或需要提高氧量治療的各種病患所使用,具有特殊氧氣儲氣閥、儲氣袋設計,可依壓縮量的大小,壓縮次數、以及氧氣流量的調節,來達到病患所需要的各種氧氣濃度

人工急救甦醒球的適用情況包括,心肺復甦術中維持呼吸功能,抽痰前後給予高濃度氧氣及較多的呼吸量,危急病人輸送過程中使用,呼吸器臨時故障暫時取代之,特殊疾病狀態的短暫使用如COPD

因為人工急救甦醒球是如此重要的裝置,美國心臟學會(AHA)、美國物質檢測協會(ASTM)、國際標準組織(ISO)及歐市安全標示(CE)都有相關的建議,但因為太多了,而且也都差不多,所以這裏就僅就ISO的標準做介紹

ISO的標準是於1988年公佈人工甦醒器的結構設計標準,建議如下:(看看就好)

一般至少可提供40%的氧氣濃度,當流速設定15L/min時,至少可提供85%的氧氣濃度;吐氣阻力<5cmH2O(無PEEP的狀態下);吸氣阻力<5cmH2O(一大氣壓下);當設定氧氣流速大於30L/min時,會有一個預防性閥門,以防單向閥功能不佳時,不會卡住;無效腔要小於5ml或低於10%呼吸潮氣容積;嬰兒及小孩到體重40公斤的人工甦醒器,潮氣容積每公斤達15ml/kg;成人潮氣容積為600ml,新生兒為20-50ml;釋壓閥的壓力設計,於成人可不用設定若要設定為60cmH2O,新生兒釋壓閥設定為45cmH2O;吸氣流量:當擠壓壓力為20cmH2O,吸氣流速為40LPM;吸氣閥打開的壓力小於-2cmH2O;可耐溫-40至60℃,相對濕度40-95%

人工急救甦醒球的操作原理如下:

當壓下矽球體時,即產生正壓,此正壓將進氣閥關閉,而球體內部的氣體將強制推動鴨嘴閥打開向下,並堵住病人吐氣用的出氣閥口,使得矽球體內的氣體藉由鴨嘴閥中心切口送至病患,如使用氧氣時,則氧氣經由氧氣儲氣閥充滿氧氣儲氣袋,並隨矽球體復原的吸氣作用,暫存於矽球體內,再藉壓縮球體直接進入患者體內

當將原來受擠壓的球體鬆開時,鴨嘴閥即時向上關閉,以便將病人吐出的氣體藉由出氣閥口釋出,在此同時,進氣閥受到球體鬆開產生的負壓而將進氣閥打開,讓空氣借由儲氣閥上方送入球體,同時將氧氣儲氣袋內氧氣送入球體,直到球體完全回復壓縮前狀態

而氧氣儲氣安全閥的目的,為了避免過高的氧氣流量及過低的壓縮次數,而造成球體及儲氣袋內壓力太高而釋壓及避免過低的氧氣流量時可由此閥混合大氣供給

其他待續....


霧氣治療(二)

霧氣治療的裝置,也就是噴霧器的分類很多哦!如果以儲存器之大小來區分可分為大容積或小容積噴霧器,而以動力來源區分則為電動式或氣動式,若以氣霧產生器安置於呼吸管路中的位置來區分為主流式或側流式,以氣霧粒子的製造方式分機械式、離心式、超音波振震式及氣動式(在呼吸設備有針對超音波噴霧器和氣動式噴霧器做介紹,可供參考)

而臨床上噴霧器給藥的方式,最常見的有大容量噴霧器(Large Volume Nebulizer) LVN、小容量噴霧器(Small volume Nebulizer) SVN、定量吸入器(Meter Dose Inhaler) MDI、乾粉吸入器(Dry Powder Inhaler) DPI及使用超音波噴霧器

LVN大容量噴霧器,能夠持續一段長時間來使用傳送藥物的劑量,但必須利用壓縮氣體來源啟動,因此在醫院有中央氣源系統使用較多,常用臉部面罩來做為界面,但須注意持續使用噴霧期間,隨時有可能產生副作用,故經常評估是有其必要性,而且要注意貯藥瓶可能會受汙染亦可能是感染的來源

而SVN小容量噴霧器,亦是常用的方式,可使用意識混亂不清者,非常疲倦者及無法使用MDI+儲備腔者及急性氣喘者,其優點就是不須病人高度配合,可使用較高劑量,無氟氯碳化物(冷媒)釋出,可大量投藥以達止喘效果,但缺點是須有推動的壓力氣體來源,居家使用必須另備氣動式噴霧器,機器攜帶不易,而小容量噴霧器為拋棄式,若要重複使用清潔手續較麻煩,且較易造成感染,有些藥物無法使用,如類固醇,所需治療時間較長約15~30分,而大部分的藥物容易因粒子過大且揮發至空氣中造成浪費,小容量噴霧器因廠牌不同,所噴出藥物粒子會有所不同,較不穩定

MDI定量吸入器,則是包括了藥物及推進器的一種壓縮小容器,啟動MDI會以氣霧粒子方式,噴出一個劑量的藥,其霧狀粒子能靠著病人自發吸入或與正壓呼吸合併傳送,輸出量約30ml~100ml,MDI應配合間隔器具裝置(SPACER)及附屬器(ACCESSORY DEVICE),尤其在使用MDI配合動作有困難的病人,它可以經由減低分子速率和降低大分子數目,來增加氣霧的傳送,定量吸入器的優點為藥物定量噴出,劑量小,可快速將藥物直接投入肺部,副作用少,攜帶方便,缺點為噴霧衝力大,手口不易配合,若藥物顆粒過大,藥物不易進入及附著於肺部

MDI定量吸入器及DPI乾粉吸入器,不能用於對於已知藥物保存劑過敏的病人,也不能用於病人無法執行運送此藥物所需之呼吸運動者

MDI定量噴霧器的正確使用,根據AARC組織的建議,將MDI置於手或身體暖化,確認無物體阻塞氣體流出,放回鋼瓶並上下搖動,取下蓋口,將MDI噴霧口對準張開口部並維持噴霧口與至少二指距離(4cm),主要為減少口部的沈積,在一次正常吐氣後,開始緩慢吸氣(0.5LPM),同時壓一下MDI,並持續緩慢吸氣直至肺總容量,閉氣4~10秒,待30秒後再吸第二次

而MDI常會搭配輔助裝置使用,MDI的輔助裝置主要為增加腔室,使霧氣粒子撞擊腔壁,而使得顆粒變小,減少大的藥物沉積於口咽及上呼吸道的機會,以降低藥物副作用,適合各種吸入治療

DPI乾粉吸入器是一靠呼吸來驅動的裝置,它利用含單一劑量的膠囊及裝置藥物器,並附可以協助藥物投送的運送器,當膠囊嵌進器具裏面時便會被戳破,病人可利用吸氣時的流量,將散播之乾粉吸入下呼吸道內,在有自發呼吸病人中,使用在吸氣流速達大於50LPM的病人上,符合此條件的孩子多大於6歲,但乾粉可能會對氣道產生刺激,乾粉吸入器的優點為需要病患合作度較少,不需閉氣,不需推進器,經由吸氣引動,而缺點是需較高吸氣氣流,只能單獨使用,咽喉藥物沈積,不適用插管病人,無法提供高劑量

其它待續....下次補完如何選擇適當的噴霧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