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氣治療的裝置,也就是噴霧器的分類很多哦!如果以儲存器之大小來區分可分為大容積或小容積噴霧器,而以動力來源區分則為電動式或氣動式,若以氣霧產生器安置於呼吸管路中的位置來區分為主流式或側流式,以氣霧粒子的製造方式分機械式、離心式、超音波振震式及氣動式(在呼吸設備有針對超音波噴霧器和氣動式噴霧器做介紹,可供參考)
而臨床上噴霧器給藥的方式,最常見的有大容量噴霧器(Large Volume Nebulizer) LVN、小容量噴霧器(Small volume Nebulizer) SVN、定量吸入器(Meter Dose Inhaler) MDI、乾粉吸入器(Dry Powder Inhaler) DPI及使用超音波噴霧器
LVN大容量噴霧器,能夠持續一段長時間來使用傳送藥物的劑量,但必須利用壓縮氣體來源啟動,因此在醫院有中央氣源系統使用較多,常用臉部面罩來做為界面,但須注意持續使用噴霧期間,隨時有可能產生副作用,故經常評估是有其必要性,而且要注意貯藥瓶可能會受汙染亦可能是感染的來源
而SVN小容量噴霧器,亦是常用的方式,可使用意識混亂不清者,非常疲倦者及無法使用MDI+儲備腔者及急性氣喘者,其優點就是不須病人高度配合,可使用較高劑量,無氟氯碳化物(冷媒)釋出,可大量投藥以達止喘效果,但缺點是須有推動的壓力氣體來源,居家使用必須另備氣動式噴霧器,機器攜帶不易,而小容量噴霧器為拋棄式,若要重複使用清潔手續較麻煩,且較易造成感染,有些藥物無法使用,如類固醇,所需治療時間較長約15~30分,而大部分的藥物容易因粒子過大且揮發至空氣中造成浪費,小容量噴霧器因廠牌不同,所噴出藥物粒子會有所不同,較不穩定
MDI定量吸入器,則是包括了藥物及推進器的一種壓縮小容器,啟動MDI會以氣霧粒子方式,噴出一個劑量的藥,其霧狀粒子能靠著病人自發吸入或與正壓呼吸合併傳送,輸出量約30ml~100ml,MDI應配合間隔器具裝置(SPACER)及附屬器(ACCESSORY DEVICE),尤其在使用MDI配合動作有困難的病人,它可以經由減低分子速率和降低大分子數目,來增加氣霧的傳送,定量吸入器的優點為藥物定量噴出,劑量小,可快速將藥物直接投入肺部,副作用少,攜帶方便,缺點為噴霧衝力大,手口不易配合,若藥物顆粒過大,藥物不易進入及附著於肺部
MDI定量吸入器及DPI乾粉吸入器,不能用於對於已知藥物保存劑過敏的病人,也不能用於病人無法執行運送此藥物所需之呼吸運動者
MDI定量噴霧器的正確使用,根據AARC組織的建議,將MDI置於手或身體暖化,確認無物體阻塞氣體流出,放回鋼瓶並上下搖動,取下蓋口,將MDI噴霧口對準張開口部並維持噴霧口與至少二指距離(4cm),主要為減少口部的沈積,在一次正常吐氣後,開始緩慢吸氣(0.5LPM),同時壓一下MDI,並持續緩慢吸氣直至肺總容量,閉氣4~10秒,待30秒後再吸第二次
而MDI常會搭配輔助裝置使用,MDI的輔助裝置主要為增加腔室,使霧氣粒子撞擊腔壁,而使得顆粒變小,減少大的藥物沉積於口咽及上呼吸道的機會,以降低藥物副作用,適合各種吸入治療
DPI乾粉吸入器是一靠呼吸來驅動的裝置,它利用含單一劑量的膠囊及裝置藥物器,並附可以協助藥物投送的運送器,當膠囊嵌進器具裏面時便會被戳破,病人可利用吸氣時的流量,將散播之乾粉吸入下呼吸道內,在有自發呼吸病人中,使用在吸氣流速達大於50LPM的病人上,符合此條件的孩子多大於6歲,但乾粉可能會對氣道產生刺激,乾粉吸入器的優點為需要病患合作度較少,不需閉氣,不需推進器,經由吸氣引動,而缺點是需較高吸氣氣流,只能單獨使用,咽喉藥物沈積,不適用插管病人,無法提供高劑量
其它待續....下次補完如何選擇適當的噴霧器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