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9日 星期四

導尿管留置衛教單

一、什麼是導尿管
導尿管是以橡皮、矽膠或塑膠做的管子,可以經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來,導尿管插入膀胱後,靠近導尿管頭端有一個氣囊固定導尿管留在膀胱內,而不易脫出。且引流管連接集尿袋,讓尿液自由的流出。

二、目的
當病患沒有辦法自行排尿、且不能從事間歇性導尿,需要放置導尿管,幫助尿液的排出。

三、適用情形
1.每天至少一次,最好能配合沐浴後或床上擦澡後執行。
2.解完大便後。

四、步驟
1.洗手、清除手上的病菌以預防感染。
2.準備下列用具:
大棉枝、中型棉枝各一包。
女性選用會陰沖洗壺,男性選用水杯一個。
透氣紙膠布一捲。
塑膠袋一只。
便盆。
生理食鹽水或煮沸過的水。
優碘消毒溶液(視需要)。
3.拉上床廉或關上門窗,避免著涼並維護隱私權。
4.被蓋往下摺疊,脫去病人褲子。
5.將便盆放入病人臀部。
6.利用大棉枝一包及會陰沖洗壺或水杯,完成會陰沖洗或陰莖沖洗。
7.移開便盆。
8.用手分開陰唇或回縮包皮。
9.以中型棉枝沾濕生理食鹽水或煮沸過的水(優碘),清潔靠近導尿管口端的導尿管約一吋(2.5公分),每次使用一枝棉枝且棉枝不可來擦拭。將髒的棉枝,隨手丟入準備好的塑膠袋內。
10.檢查有沒有任何結痂或不正常引流物或分泌物。如果有要使用優碘溶液消毒尿道口的需要時,請告知醫護人員處理。
11.去除原有固定之膠帶。
12.將導尿管以透氣膠帶以井字形貼法固定在大腿內側(女病人)或下腹部(男病人),每天須更換黏貼部位,防止長期黏貼或導管壓迫,造成皮膚損傷。
13.穿好病人衣褲,並蓋好被蓋。

五、注意事項                  
1.每天攝取足夠的水份,使尿液能維持2000c.c.以上,以減少尿路感染發炎的機會。
2.導尿管請適當固定:男性病患固定於下腹部;女性病患固定於大腿內側。
3.避免導尿管扭轉或壓摺,以防阻塞;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4.尿袋應每隔八小時或當尿量超過700c.c.即需倒出。
5.尿袋接頭及傾倒管勿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汙染。
6.尿袋應保持膀胱部位以下,不可高過於腰部,以防尿液逆流造成感染,且不可接觸地面。
7.當搬運病患時,可先將引流管夾住,避免尿液回流。
8.尿袋宜兩週更換一次。
9.導尿管PVC兩週更換一次,矽膠每月更換一次,但若有感染或阻塞時則必需更換。
10.觀察尿液的顏色及性狀,注意混濁或沈澱的發生。
11.若分泌物多時則增加沖洗或清潔次數。
12.鼓勵飲水並攝取富含維他命C之新鮮果汁,以減輕感染現象及尿路阻塞。
13.如有下列泌尿道感染的徵兆發生,請立即就醫:
a.發燒發冷 b.尿道疼痛 c.尿液混濁 d.尿道口分泌物增加    
e.膀胱疼痛  f.尿液帶血色有惡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