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濕氣治療(二)

先前介紹了主動式及被動式潮溼裝置(見本所文章溼氣治療一),但如何選擇適當的潮溼裝置呢?我們要先了解各裝置的注意事項。


主動式潮溼裝置,常見為加熱潮溼器(相關介紹可見呼吸設備補充說明),雖然居家使用的潮溼器類型頗多,廠牌也由常見的世界第一大廠F&P增加至國產的潮溼器,但選擇仍要注意是否會有潮溼器的濕度過高或過低的問題,潮溼器若無溫度監測器可能難以控制及監測,相同的溫度難以控制,且潮濕瓶內需隨時注意加水,以避免空燒危險,因為溼度高相對的呼吸管路積水產生已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即使增加集水杯),同時積水亦可能增加阻力,細菌繁殖增加感染風險,甚至造成呼吸器錯誤引動的問題,而連接集水杯,管路連接複雜,集水杯及管路需隨時注意排水,個案家屬是否能熟記管路的連接,管路積水有倒灌病人的風險,且管路需較密集定時更換,清潔消毒,因痰液滋潤,增加病人的抽痰頻率(優點吧!)。


而使用被動式潮溼裝置,常見為人工鼻,選擇人工鼻之前須先避免禁忌症,根據AARC準則,濃厚、大量及血痰不適合,而因廔管、呼吸肌無力、氣管內管漏氣造成病人吐氣的潮氣容積低於提供的潮氣容積70%時不適合,當病人體溫低於32℃時不適合,當病人每分鐘自發性通氣量大於10LPM時不適合。


其餘待續....。





本所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