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照護衛教的目的在於協助個案及家屬在個案人生的終點站劃下完整的句點。
瀕死症狀與徵象(不是每個現象都會同時出現)
1.外觀:嚴重虛弱,營養不良、全身肌肉暗淡無光澤、鬆軟無彈性。
2.瀕死知覺:在漫長的生病過程或經歷,意識清楚的病人會知道自己死亡將近。
3.皮膚:由四肢末端開始蒼白冰冷,有時會出汗或大量出汗。
4.睡眠:除對話,基本活動(如大小便)外,其他時間多閉眼休息或睡覺。
5.意識:大部份的人意識清楚,但閉眼休息或睡覺;部份的人有譫妄現象,如自言自語、目光空泛、對空打招呼、和過世的親人對話,提到平常掛念的人或事件、雙手對空揮動或抓物、嚴重者坐臥不安叫喊。
6.脈搏:較平常弱、快或不規則、脈搏若有若無,用力按時反而測不到脈搏。
7.呼吸:呼吸漸淺漸短,不規則或深淺不規律,呼吸暫停10至30秒。
8.瀕死嘎嘎聲:呼氣時發生痰音般嘎嘎聲,主要是無力將聚集在喉嚨後方的口腔分泌物或肺部分泌咳出所致。
9.視覺:視力漸模糊,目光呆滯無焦距,目視前方。
10.聽覺:聽力是最慢消失的,有聽覺但不一定會回應或回答。
11.味覺:口乾、口苦、味覺改變、敏感、吞嚥困難、舌根灼熱感、易長舌苔、口角炎及破裂。
12.食慾:食慾減退或拒食,因身體器官日漸衰竭,故食量少甚至無食慾。
13.排尿:尿少而深,一天一次或兩天一次,可能有失禁現象。
14.疼痛:有些人疼痛感覺會改變,如減輕或漸而無痛,也可能是全身酸刺痛。
身體照顧(注重個案的安全舒適)
1.維持一般身體清潔及口腔清潔、濕潤。
2.維持皮膚光滑,衣物要平整,預防皮膚乾裂及壓瘡。
3.預防異味:注意身體整潔,特別是泌尿道、皮膚皺摺及傷口;空氣中有異味可使用檀香、除臭劑等。
4.安全:預防意外發生,如跌倒。
5.大小便失禁:使用尿布並定時檢查更換清潔。
心理社會靈性照顧
1.臨終個案因器官衰竭會吃不下或不想吃,不要強迫進食,以免增加臨終者的困擾。
2.照顧者的態度宜和藹、閒定,可減少病人的不安。
3.親友來探親時可觸摸並報告姓名關係,但勿拉扯病人或需要病人回答,猜來者是誰。
4.親友如傷心,宜請其在房間外儘情發洩,勿在病人旁邊,影響其情緒。
5.避免在病人旁竊竊私語或聲音刺激,可放病人喜愛輕柔音樂或宗教音樂、佛號;佛教則加強念佛助平靜;基督教或天主教則禱告、聖詩助平靜。
6.房間維持柔和光、微弱燈光,夜間宜留一盞小燈。
7.肯定病人一生中對家庭、親友、工作的貢獻與成就。
8.有不安傾向者,維護安全,預防跌倒。
9.提示自在與放下及平常心,有助平靜過世。
10.瀕死嘎嘎聲,可改變姿勢如側睡或改變頸間的高度改變聲量。
11.需要時協助說出掛心懺悔的事,並予以寬恕的機會;或請其敬重之長輩、宗教人員協助。
12.提示後事準備及喪葬安排。
判斷死亡的徵象
1.測脈搏或聽心跳:脈搏(腕動脈、頸動脈),或耳靠左胸聽心跳,若量不到表示無心跳(平時應練習測量,以熟悉脈動)。
2.測呼吸:以條狀衛生紙放鼻前測試,若紙下垂不動表示無呼吸;或取鏡子放鼻前數分鐘無水氣,表示無呼吸。
3.以手電筒照瞳孔,放大無反應表示死亡。
4.如不確定,於十分鐘內再重覆前三步驟。
往生時的注意事項
1.往生時提供病患身體的清潔
A.用物:臉盆、毛巾、溫水、棉球五至十顆、紙膠、紗布(視需要準備)、衣物、紙尿布,依家中習俗、宗教備妥所需的用物。
B.移除身上的管路(先備妥有雙層塑膠袋的垃圾桶)。
(1)鼻胃管:
a.準備用物:衛生紙或紗布。
b.移除固定於鼻部的膠布。
c.以衛生紙或紗布包住鼻孔前端的管子。
d.雙手交替將管子慢慢往外拉出。
e.將鼻胃管置於垃圾桶內。
f.洗手。
(2)導尿管:
a.準備用物:10cc空針及衛生紙或紗布。
b.以10cc空針,除去針頭,插入留置尿管的Y型接頭處, 將管內的水抽出,約10cc,再將固定導尿管的膠布移除。
c.以衛生紙或紗布包住尿道出口的管子。
d.將管子慢慢往外拉出。
e.將導尿管、尿袋置於垃圾桶內。
f.洗手。
(3)氣切管:
a.準備用物:10cc空針及紗布。
b.將固定氣切管的綁帶解開。
c.氣囊式氣切先以空針將氣囊內之空氣或水抽出。
d.手持紗布握住氣切管頭。
e.緩慢的將氣切管拔出(注意拔出時要順著氣切的彎度,朝向胃的方向拉)。
f.將氣切管,氣切口的紗布一同置於垃圾桶內。
g.將氣切口覆蓋紗布,以膠布固定之。
h.洗手。
C.以溫水清潔全身。 2.病患往生後協助家屬心理調適:
D.將可能有分泌物的部位(如:口、鼻、陰道)以棉球塞好。
E.眼睛可協助閉合多次,或以膠布覆蓋。
F.若張口無法閉合,可用紗布做成捲軸固定下顎。
G.先穿好紙尿褲,再穿壽衣、鞋、襪。
H.其他:依案家的信仰、習俗安置之。
A.給予家屬哀傷輔導,並鼓勵表達內心感受,並予接受及傾聽。
B.鼓勵家屬參與屍體護理,以給家屬最後回顧之機會。
C.協助安排屍體處理,如:殯儀館及指引喪葬相關手續,以減輕家屬之慌亂壓力。
D.協助家屬宗教之準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